党务公开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的建设 - 党务公开 - 正文

法学院2020年度党建思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

日期:2020/12/27 15:30:23       点击数:

按照学校2020年度综合考核评价工作要求和年初签订目标任务书,现将法学院党建思政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民主集中制,着力提升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坚持党委中心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科学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断创新学习方式,积极发挥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全年组织党委中心组(扩大)政治理论学习11次,先后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习近平《三篇光辉文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等内容,进一步提升了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科学领导能力。

2、规范议事决策程序。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党委集体领导与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度,根据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了班子成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分工,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党委会议、党政工作例会、教职工例会等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了“三重一大”事项议事决策程序,班子成员之间讲政治,顾大局,求团结,促和谐,有效形成了党政通力配合、协调运转的工作机制。

3、凝聚全院师生智慧。2020年是法学院学科专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紧紧围绕学院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大力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开展工作调研,通过外出学习考察、座谈研讨、谈心谈话等方式,虚心听取师生对学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着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牢牢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机遇,凝聚师生集体智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顺利编制了《法学学科“十四五”发展规划》,圆满完成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和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信息数据采集、学科团队凝练、申报材料整合等工作,经教职工大会表决高票通过了《法学院校内绩效工资分配实施细则》,全院上下有效形成凝心聚力、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二、坚持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着力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

1、加强支部标准化建设。法学院现设有5个教工党支部,4个学生党支部,共有党员241人(教工49人,学生192人)。为充分发挥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院党委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工作制度,积极推进支部建设的“七个标准化”,即班子队伍建设标准化、党员教育管理标准化、党内组织生活标准化、工作载体建设标准化、活动场所建设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标准化、基本工作保障标准化,切实强化“三会一课”监督管理,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的有机融合。

2、推动党员精准化培养。根据学校下达的发展党员计划,院党委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工作方针,积极改善结构分布,突出发展重点,通过设立“积极分子成长训练营”等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教育和培训工作,严格执行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履行入党手续,确保新发展党员入党动机端正、政治素质过硬。学院2020年共有244人提交入党申请书,有274人列为积极分子,有98人列为发展对象,有90人发展为党员(其中教工1人)。

3、打造支部品牌化活动。为提升党员教育管理效果,院党委针对教工和学生党员特点,不断改进和创新党支部工作和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加贴近党员的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一年来,教工民商法支部、环资法国际法支部、经济法支部、刑法诉讼法支部先后赴武乡八路军纪念馆和娄烦高君宇纪念馆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部分教工党员到太原市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讲活动;刑法诉讼法教工党支部入选学校“双带头人”培育项目;本科生党支部以全国样板支部建设标准为要求,设立了网络党建平台“红色北极星”微信公众号,打造了“小红星手机报”“红星悦报”“红星课堂”“红星Meeting”等特色品牌。

三、坚持创新思政工作方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人才

1、构建网络思政新模式。学院将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构建了“四微一体”的网络思政教育模式,即打造微平台,丰富微产品,构建微对话,优化微环境。由专业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组成专业团队,主动跟进时政热点,找准师生关注点和需求点,采编、策划和制作微文、微图、微视频和微课等四种微产品,通过抖音、微信、微博、Bilibili、QQ等微平台传递给师生;精心选定对话议题,与受众构建微对话,实时进行思想引领,形成了微产品、微平台和微对话的良性循环,增强了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2、营造红色法文化新氛围。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找准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契合点,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培养,把红色文化融入法学教育,着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法治人才。2020年,学院师生共同创作了歌曲《青春与法同行》,自编自导了话剧《干部楷模:焦裕禄》,在国家宪法日开展了国旗下宣誓、诵读宪法、法律咨询志愿服务等“颂扬宪法精神,厚植爱国情怀”主题系列活动,山西青年报、山西科技报、网易新闻网等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广泛报道。

3、取得思政研究新突破。2020年,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振峰主持的《法学专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级A4项目,实现了我校在此项目“零的突破”,被列为我校科研工作重大突破之一;学院团委副书记陈思静主持的《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培育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研究》《重大疫情背景下新型政党制度优势研究》《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重大疫情背景下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路径研究》等4个项目分别被山西省统计学会、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山西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山西省社科联审批立项。

四、坚持常态化廉政教育,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1、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认真贯彻落实校党委、校纪委从严治党工作部署,通过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党政工作例会、教职工例会、党员大会等多种渠道,采取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参加党风廉政教育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

2、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学院党委进一步强化对关键人、关键岗、关键事、关键点的监督管理,在与学校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基础上,学院党委书记分别与班子成员、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全体行政人员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制定了《法学院党风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和《法学院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清单及工作举措》,明确了廉政风险点、廉政任务和预防措施,有效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格局。

3、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认真落实谈话提醒制度,对于党员干部办理婚庆事宜都要进行谈话提醒,要求本人做出承诺;在五一端午、中秋国庆、元旦春节重大节日节点上,对全体教职工以会议、微信等方式进行党风廉政提醒,有效预防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发生。

五、坚持安全稳定压倒一切,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着力维护安全稳定工作大局

1、加强安全稳定工作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任副组长,学院办公室、分团委、教研室、实验室负责人和政治辅导员为成员的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谁分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层层压实安全稳定主体责任,真正做到了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专人负责、及时整改,有效形成了全院上下齐抓共管、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局面。

2、开展安全稳定工作宣传教育。通过开设新生安全教育讲座,举办安全教育专题培训,开展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对广大师生广泛开展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网络电信安全、心理健康、疫情防控等安全教育活动,编发了《法学院学生安全知识手册》,开展了“金融诚信伴我行”“校园贷防范”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强化意识形态分析研判。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形势和特点,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在国庆中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等重要时间节点,密切关注师生的思想动向,安排专人进行24小时舆情监测;新冠脑炎疫情和诺如病毒防控期间,学院加强引导,强化外出管理,普及预防知识,及时安排就诊,教育师生不信谣、不恐慌、不传谣,取得良好效果;面对今年的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采取“一对一”方式进行就业指导、推送就业信息,教育学生心态平和,面对现实,积极客观主动择业;面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学生管理人员高度关注,人文关怀,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有效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大局。



【扫码看新闻】